《广州日报》:委员眼 奥运冠军关注邓世昌广场
发布时间:2017-01-05

  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作为连任的老委员,少了些“新手上路”的紧张,却多了份做“四有”委员的履职压力,对“虚功实做”的踏实作风有了更切实的体会。因此格外珍惜委员之间的观点交流和碰撞,以便为深入调研,合力提出优质提案作好充分准备。 

  每年的政协全会,沟通最多的就是小组讨论。五年过去,还是代表新闻出版界别,还在第14组,同组的依然是体育界、社会福利界和对外友好界别的委员。但界别未变,委员却都换了,体育界的代表里有来自大名鼎鼎的奥运冠军输出学校伟伦体校的委员,更有两名世界冠军:里约乒乓球冠军刘诗雯和雅典羽毛球冠军张洁雯,可谓星光熠熠。 

  刘诗雯昨天没参加小组讨论。而不久前刚调到中山大学体育部当副教授,一头长发,干练中透着女性妩媚的张洁雯则是我们的召集人之一。讨论结束后跟她聊起从运动员到副教授再到政协委员身份的转变,她爽朗地说,虽然自己2006年开始就被选为省人大代表,但那时还没退役,运动员的生活相对封闭,对外界了解不多,所以几乎都没怎么说话。 

  而作为本届政协的新委员,张洁雯说,她关注民生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更甚于体育界。尤其是3日的新委员培训,听到“万里长征图”、珠江红船等重点提案发起委员的分享后,她切实地感到身为政协委员,应该关注大多数民众都关心的民生问题,并通过集体提案的方式,才能凝聚各界智慧来参政议政。 

  聊天中她谈到,给朋友推荐广州的景点,也就陈家祠,黄埔军校,但其实还有很多文化景点有待挖掘。比如自己出生长大的海珠区,就有邓世昌广场,但估计大多数广州人,甚至海珠区的人都不知道广场在哪里,对这位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也不甚了解。而目前广场位于昌岗路的一个巷子里,车无法开进去,因此旅行团从不会带游客过去,不得不说非常遗憾。因此她希望能够跟委员们多交流多探讨,为广州的文化推广做些踏踏实实的建议。 

  来源:广州日报2017年1月5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