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广州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对策 | ||
提案者 | 颜盛繁 | ||
情况分析 |
广州市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统计,截至2016年8月,全国备案博物馆 4692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3582 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 2837 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 745 家),非国有博物馆 1110 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23.7%;广东省备案博物馆261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69家,占广东省博物馆总数26.4%;广州市备案博物馆41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7家,占广州市博物馆总数17.1%。 可见,民办博物馆在我市还是一个新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身份定位不明确,难以享受同国有博物馆同等待遇。 名不正则言不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博物馆定性为“文化事业单位”,二民办博物馆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一身份定位给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诸多尴尬和困难。由于是“非企业”单位不允许有盈利性,但在缴纳城市各项能源使用费是,却按照经营性企业标准执行,由于“民办身份”的限制,民办博物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规划建设、土地征用、财政补贴等方面,很难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难以享受同国有博物馆同等待遇,无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2、政府扶持政策力度小,资金短缺,收入来源少,发展后劲不足。 民办博物馆相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无直接隶属的上级拨款单位,办馆资金主要由个人和企业投入,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即使是运营不错的博物馆也基本上依靠创办人持续的资金输入,一旦创始人不愿或不能再投入资金,博物馆就会立即陷入困境,有学者统计从1996年至2008年,全国注册了近700家民办博物馆,但现在生存下来的只有不到5%,大部分博物馆倒闭都由于资金链发生断裂造成。而且,民办博物馆不是一次性投入的事业,要运营博物馆还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否则将会出现馆藏文物保护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或老化、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馆藏研究人才流失、文物价值缺乏体现等弊端,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如2016年抢夺眼球的新闻标题 “国内最大民办博物馆馆长失联,欠租金1200万”。 3、研究、管理、运营人才不足,馆藏文物开发利用水平低。 文物自身的特殊内涵决定了博物馆是专业性很强的部门,要求又专门技术人员对文物进行维护、研究与开发。例如文物保护方面,就需要文物鉴定、文物修复、化学、物理学人才;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博物馆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不仅包括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博物馆进行专业基础工作,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博物馆进行现代化管理,在博物馆工作者由职能管理向服务性工作转换的同时,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民办博物馆由于资金、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待遇差,职称评定上存在障碍、缺乏研究环境,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专业研究人员和管理、运营人才,导致博物馆常规运营管理、展览陈列、文博产品开发、宣传等工作效果受到很大的制约。 4、广州市民办博物馆数量小,力量薄弱。 据调研统计,广州市民办博物馆数量(7家)、规模落后全国水平,甚至低于佛山(8家)、东莞(9家)、深圳(26家)等珠三角城市的水平、与广州省会城市的身份、经济、人口等方面不相称。 |
||
具体建议 |
1、一视同仁,加大扶持力度,享受同等待遇。 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环境,为此建议将民办博物馆纳入社会发展总规划,纳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民办博物馆,加强对其业务指导,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使民办博物馆在税收减免、展览举办、社会教育参与、文物保护等方面享受与国有博物馆同等待遇。 2、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经费支持力度。 从2015年广东省鼓励民办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得知我市民办博物馆平均每年得到29.2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但是,据本人创办的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统计,自新馆建成开放以来,已成功组织大型参观几十余次、培训活动三次。作为一个拥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10多名兼职员工的民办博物馆,一年的开支可不小,从设计装修、馆设租金、设备购入与维护、聘请专家鉴赏研究费用、员工工资、场地维护、清洁费、水电费等加起来一年至少需要三百万元,如果碰上举办论坛等活动,花销更高。然而这些费用目前几乎100%由收藏家和企业负担,即使申报资助费用,也只有5%-10%来自政府资助。广州东方博物馆,由收藏家周勇投资超过5000万元建立,为目前全市最大的综合性私立博物馆,光是日常运营支出,该馆每年就得花费数百万元左右, 据悉,馆长周勇先生长年为东方博物馆“输血”,已从企业家老板重新做回打工一族。 由此建议:①政府根据民办博物馆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展览面积、免费开放天数、年参观人数等指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支付服务费用。②市政府可以设立“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博物馆日常运作的奖励性补贴,对开放情况良好并取得较大社会影响的优质民办博物馆以及在民博事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③建立民办博物馆资产评估制度,鼓励各金融机构为博物馆提供融资担保,解决民办博物馆信贷融资问题;④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把民办博物馆纳入旅游规划,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宣传推介,并支持民办博物馆适当从旅游业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扶持自身发展;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民办博物馆的资源,应当把民办博物馆纳入教育规划,开展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建设,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可以把社会服务功能发挥良好、成绩突出的民办博物馆命名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等,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教育主管部门适当从教育经费中提取部分资金扶持民办博物馆;⑥加大水电费优惠力度,减轻民办博物馆的税费负担;⑦省、市、区各级相关管理部门要有配套资金扶持,不能单纯依赖省文物局的扶持费用。 3、免费培训人才,职称评定同等。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建立针对民办博物馆的免费培训制度及培训补贴制度,将民办博物馆的人才培养纳入地方人才培训体系和职称评定机制。民管博物馆人员在培训、职称评定、科研活动、陈列展览以及人才、学术的交流、合作等方面,享受和国有博物馆人才同等待遇。 4、将国家部分研究课题交给民办博物馆。 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民办博物馆灵活简单的优势;另一方面可提升民办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学术水平;同时也给予一部分课题研究费用与奖励,在资金上扶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如广州东方博物馆的元青花迹型学(利用光学显微镜鉴别陶瓷)等项目课题,每年获得政府补贴15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