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建立穗台博物馆的建议 | ||
提案者 | 廖如 | ||
情况分析 |
目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以后,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妄图切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导致两岸政治降至冰点。但是,两岸的民间交流和文化的融合不但不应该倒退,反而需要加速推进才对。台湾著名的年轻作家廖信忠曾说过:“两岸并没有很多可以一同想像的载体”,他说的是两岸从1949年后,记忆就开始割断,加上台湾后期一系列的教科书改革等“渐进台独”作为,让年轻一代台湾人,包括从1949年以后到台湾的新生代,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声音越来越弱。如何重塑共同的历史记忆最好的载体就是博物馆。广州与台湾有着太多共同深厚的历史记忆: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广州从明清时代是能与台湾等地通商的仅有的口岸、与台湾共同拥有迁徙、婚嫁、近代史上共同革命推翻满清直、共同抗日,伟人孙中山,黄埔军校、国民党一大旧址、水母湾美洲同盟会会馆旧址等,共同校名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共同轨迹。广州还是两岸开放以后最早吸引台资企业投资的地区之一,目前常驻的台湾人已经近2万人。也是近1千台湾学生聚集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但是这些都没有被系统地集中地收集起来,展示在世人面前。英国的罗斯金说过,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两岸割断的历史,可以从两岸共建的博物馆里重建起来。 目前,在大陆已经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海峡两岸博物馆——台湾商人洪明章先生在鼓浪屿开办的一座博物馆,馆藏三万多件记录海峡两岸历史亲情的珍贵文物,展示两岸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历史渊源,他们承载着两岸历史足迹,就如同家谱一样提醒这两岸一家人的历史事实。这两个博物馆目前都在福建省。因此,作为与台湾同样有着深厚渊源的广州有必要建立一座穗台博物馆,收集和整理穗台共同走过的历史资料,重现广州和台湾的历史,搭建共同历史记忆之桥。用史实说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
||
具体建议 |
一、在博物馆选址上结老城区改造、中心城区建设和历史建筑保护结合如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等各项穗台文物建筑,结合广州博物馆场馆建设实际,然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一个能满足穗台博物馆各种功能需求的地方进行筹建。 二、关于博物馆的经费来源:以是国家财政专项支持为主,在社会范围内求得民间赞助、企事业单位的赞助,国内外及港澳台知名人士的赞助为辅。 三、广泛征集、收集和抢救广州及台湾官方、民间关于穗台相关的珍贵的历史藏品。 四、以此作为爱国教育基地,台生来穗实习地,台湾同胞来广州交流考察的一个重要参观基地,尝试聘请岛内来穗台湾同胞作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如兼职或者专职解说员等,以此体现穗台民众共同构建历史观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