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尽快在“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战 阵亡将士纪念塔”前修复纪念广场的建议 | ||
提案者 |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 | ||
情况分析 |
原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以下简称“新一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赴印、缅前线协同盟军抗击日寇,先后有二万七千多名将士为国捐躯。为此,在日本投降之际,孙立人将军选址广州白云山麓建造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占地超过100亩,规模恢宏:底座重逾千斤的铜鹰军徽,是用新一军在印缅作战时发射后的空炮弹壳熔化铸成。底座3面墙上刻有2万余名新一军阵亡将士的名字。底座上4条20多米的尖顶石柱,直指云天。墓门门额和两侧门柱为蒋介石题写的题词。由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公墓已遭到严重破坏:广园路、铁路、濂泉路呈双十字从公墓中间通过,把公墓分割成几部分:现存主纪念塔被一所酒店遮挡,纪功亭、墓门隐设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中。为此民革市委会自1993年始先后将近20次提交“新一军”公墓保护及修缮的提案,但至今尚未得到落实。 按照《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作为当地人民政府,应遵循《文物保护法》法规,重视对该文物单位的保护与修缮。目前因军队改制,以及2016年初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位于纪念塔附近的凯港精品酒店是军队物业,目前已停止经营,处于关停状态。同时鉴于公墓整体破坏严重,难以连片修复。建议从民族大义角度出发,把握机遇,优先在“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前建立可供各界祭拜和开展纪念活动的广场,恢复公墓基本纪念功能。
|
||
具体建议 |
建议尽快由市政府出面继续与军队沟通协商,尽快拆除已经停业的凯港精品酒店及附属建筑建设广场,保留纪念塔周边现存树木及篮球场,场地周边以5米高围墙隔断,围墙旁种植低矮植物,有利于部队安全管理; 建议协调部队尽快将该地块交给广州市,由市政府负责该地块周边完成环境整治,以及负责建设纪念塔前广场。 建议按照原貌重铸铜鹰,并将纪念塔北面的碑刻“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恢复到塔南边原有位置,并尽可能恢复纪念塔原有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