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当前位置: 政协首页 >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十三届三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关于加强广州侨文化平台建设 助力优秀...
关于加强广州侨文化平台建设 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发展广州城郊旅游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  广州市侨联
情况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体现了党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指明方向。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视察时指出城市建设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暨南大学考察时勉励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的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广州作为一座“侨味”浓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都市,有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归侨、侨港澳眷属4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10月我市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标国际化先进城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强城市国际化品质化品牌形象的深化研究、整体打造,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推动广东、广州文化“走出去”,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不断提升广州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
 我市宣传、侨务和文化部门在加强侨资源的调查和整合,以及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利用我市作为侨务大市的优势、加强侨文化建设、推进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广州城市侨文化品格亮点不足
 随着岭南社会在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广州的地域文化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对广州城市各种现象的讨论也在各种层面上得到了关注。但是外界对广州的整体认知依然是不明确的,而城市文化定位准确,能够符合其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才能成为城市居民的共同价值。塑造广州城市侨文化品格,活化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构建和谐城市侨文化的逻辑起点,更是对人类创造的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认识和反思。广州应当更好的利用好华侨文化,使广州华侨文化在发展经济社会中发挥亮点。
 二、广州城市侨文化品牌输出力仍显不足
 对于海外侨胞而言,民族凝聚力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问题,经过调研,海外华裔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输出力不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基础教育环节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短缺;二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手段较为单一;三是海外华裔大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身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来。
 三、广州市侨文化品牌在海外影响力仍有欠缺
 广州市的侨文化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仍有欠缺,不仅仅是广州市缺乏侨文化品牌,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目前都有欠缺,大量归国侨胞或者在穗的华裔大学生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宣传力度不足,同时宣传途径也过于单一,这也是制约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广州城市侨文化艺术精品仍处于缺失状态
 广州城市侨文化艺术精品目前仍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在文化艺术精品做的较好的城市例如古城西安有《梦回大唐》、甘肃有《又见敦煌》,而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同样拥有历史悠久富有内涵的文化气息,却没有属于自己侨文化的文化艺术精品,大量的归侨、侨眷先祖们的故事无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五、有影响力的侨务文化活动还不够多
 广州市委、市政府及各级侨务部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与侨文化交流直接相关的活动,但是在影响力以及海外的传播力方面仍明显不足。

具体建议

  一、创办广州市侨文化节
   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以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民族情感、共同的民族利益为基础,讲好广州故事、打造广州国际文化名城为主题,创办广州侨文化节。文化节可以每两年举办一次,也可以结合我市其他文化节分类举办,设置文艺汇演、书画交流、粤剧交流、粤菜交流等环节,邀请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共同参与,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岭南(广府)文化艺术的魅力,以增强岭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自己的侨文化标识,发挥侨文化在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推进作用。
   二、高质量建设广州华侨博物馆 提高广州城市侨文化品格
   建议大力推进广州华侨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使之成为保护、宣传、展示、研究华侨文化的载体,联系海内外华侨重要桥梁和阵地。加快推进广州华侨博物馆工作进程,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尽快理顺广州华侨博物馆体制;加快博物馆人才招聘工作,结合项目筹建工作需要,招聘专业人才,同时吸收志愿服务人员。完善对现有库藏的华侨史料实物文物资料的登记造册整理工作;继续加大有关广府侨史的实物及精品资料的征集力度,并开展博物馆侨史研究、史料征集、藏品整理、财务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及史学专家研究作用,高水平制定华侨博物馆展陈大纲,突显广州市侨务大都市优势特色。通过博物馆促进与世界各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粤港澳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心相通,达到以侨引外,以外促侨,互联互通的目的。
   三、打造具有侨文化内核的音乐戏剧和书画等艺术精品
   借助广州侨文化的优势资源以及结合省、市高校艺术创作的激情,打造具有侨文化品牌内核的艺术精品,通过音乐、戏剧、书画、新媒体等传统以及新兴的艺术形式,创作具有广州城市侨文化内核的精品艺术作品,在省内以及海外传播,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发扬光大。
   四、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展示岭南文化之美
   借鉴我省开展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经验,建议我市探索开展“广府文化海外行”活动,组织文化艺术方面的优秀专家到世界各地展开专题演讲,推动岭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邀请海外主流华文媒体赴穗采访,向世界宣传报道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人文风采,传播岭南(广府)文化、侨乡文化。
   五、发挥侨刊乡讯作用 加强媒体合作
   继续努力办好《华声杂志》、《花都乡音》、《荔乡情》、《穗郊侨讯》、《番禺侨讯》等数家侨刊乡讯。同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各种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对上述活动进行展示和报道,拓宽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坚持报道海外乡亲喜闻乐知的家事乡情、刊载岭南历史文化风俗的同时,实时报道广州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借助海外华文媒体的专业视角,推出新闻报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