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关于推动全面开展我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提案
时间:2020-01-07    【打印】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推动全面开展我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提案
提案者 龚元
情况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从多方面改变了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不同产业形态(如社交媒体、视频直播、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校教师与家长对网络及网络游戏的理解存在一定误解,导致在与学生沟通时出现严重分歧,在处理网络沉迷问题过程中行为失当,引发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强调网络游戏对社会的危害,过分干涉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行为,导致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严重对立,频频引发冲突,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针对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游戏泛滥的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手段,老师、家长缺乏对网络及网络游戏知识的了解,造成学校或家庭在学生出现网络沉迷等问题时无所适从,放任了学生的网络行为,尤其是未能针对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家庭失亲等学生群体的心理个性化特征采取针对性思想教育手段,未能对心理脆弱、家庭失睦及网络沉迷的学生群体给出预先的后果判断,任由学生学习及网络行为表现结果分化。
  3、对网络游戏和视频直播的虚拟货币消费规则缺乏了解,尤其是没有针对利用人性刺激消费的设置进行专业教育和提醒,导致部分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失去控制,由此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4、忽视新媒体的强大力量,未能针对未成年人在知识面、自制力及预见性等方面的不足,对涉黄、涉暴、政治敏感性问题及网络诈骗、谣言等方面进行防范教育。
具体建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监管网络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提出以下建议:
  1、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网络素养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一是将与互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视频直播等业务相关的从业人员纳入网络素养教育培训体系,由相关行业管理中心统一培训、组织考试并对成绩合格者颁发证书,作为从业资质,以提升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网络素养,降低产生不良网络内容的风险。二是提升网络素养教育培训的证书“含金量”,将网络素养辅导员证书列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员工职称评定、申请待遇的参考依据,引导全社会意识到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以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机制。
  2、建立社区特色家庭教育机制。从强化自我抵抗能力、完善网络兴趣引导、改进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由教育部门推动成立家校联合防护体系,由持证的网络素养辅导员开展绿色网络概念与实践教育,以减少家长和学生之间对网络认知的误差。
  3、鼓励第三方机构或企业参与绿色网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将优质的绿色网络教育内容或解决方案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二是鼓励第三方机构或企业建设网络游戏的社会评价体系,对网络游戏行业形成全面的社会监督和道德约束,引导互联网企业不断改良网络产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三是继续开展“绿色网络校园行”活动,形成绿色网络概念传播的长效机制。
  4、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高网络素质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快捷、受众更广泛、互动更及时,在网络素质教育宣传工作中,建议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和方法,结合能引起青少年兴趣的热点话题,运用图文、视频、游戏等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对网络行为、网络规则、网络文明等内容进行输出,使网络素质教育渗透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