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关于加强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州市城市管理水平及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的提案
时间:2020-02-25    【打印】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加强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州市城市管理水平及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的提案
提案者 李越
情况分析    一、现状
  从2019年底至2020年春,在全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战“疫”中,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水平及处置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得到一次全面的检验。在这场战“疫”中,全国各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信息登记、信息采集、隔离、封城、封区、网上团购、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各种应对措施。有的措施有应急预案,有的措施没有预案,属于急中生智。武汉市及湖北省在此次疫情中有好的作法,如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等,但也有不足,如敏感性低、响应不及时、应对措施缺乏、政策不果断、执行力不足,医疗保障、物资供应底数不清、后手不足等,暴露出了超大型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水平低及处置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不足的短板。相反,作为人口同样上千万,且均超过武汉人口的超大型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在这次疫情中,充分展现出了一个成熟、发达的城市形象,通过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使确证感染人数、疑似感染人数、因感染死亡人数均控制在较低的可控水平,可谓政策正确、措施得力、群众配合及效果显著。广州市还创造了“三人排查小组”、“小区封闭”、“党员进社区”、“微信小程序登记健康信息、预约购买口罩”、“公交车上视频测体温”等多个先进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分析,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非疫情发源地,感染人数没有武汉多,且有良好、充分的医疗资源。北京、广州及深圳,经过非典疫情防治的锻炼,培养出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一批防疫专家,并积累了较丰富的防疫经验,这些都在此次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次疫情也应该给广州市的管理部门提个醒,广州市城市管理水平及应对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是否还存在不足,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如果此次疫情发生在广州市,广州市会否做得更好,能否不发生一些失败的教训?广州市有没有足够的地方法律、法规、预案等政策储备?参考此次疫情防治中的教训,《广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广州市能否快速预警、及时响应?制定应对措施时会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当突发事件持续1-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广州市医疗保障、物资供应能否持续保障?广州市民能否理解政府的政策,保证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这些都需要广州市有关部门进一步讨论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州市城市管理水平及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
具体建议    二、建议
  (一)组织相关政府部门,研究讨论适合广州实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储备是否足够?《广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二)除了总体预案,是否需要制定专项政策,如隔离、封区的方式方法;物资、交通工具、捐赠的保障、调配权限和程序等专项规定,以及如何引导舆情等。还可将“三人排查小组”、“小区封闭”、“党员进社区”、“微信小程序登记健康信息、预约购买口罩”、“公交车上视频测体温”等广州市先进经验及其他地方好的作法写入预案中。
  (三)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提前筹划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相关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设施设备的建设等。
  (四)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生产生活物资生产、供应企业的名单,以及物资类别、名称清单和数量等。
  (五)制定演练方案,类似反恐演习。每年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进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