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发展智慧农业 为广州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提案 | ||
提案者 |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 ||
情况分析 | 一、提出背景 智慧农业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趋势。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智慧农业发展计划,根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值将达到300.1亿美元,智慧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习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中央、国务院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局,对推进智慧农业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支持小农户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对发展智慧农业作出了部署。目前,全国各地智慧农业正在蓬勃兴起,上海、无锡等地创造了不少先进经验,有些工作将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标准。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好示范和表率,势在必行。 二、情况分析 《广州蓝皮书: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市农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规模化不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优质耕地逐年减少,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智慧农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再运用现代化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远程的自动化农事操作,极大的节约了农业资源、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智慧农业还有可追溯性和可复制性的特征,能够促进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通过推广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对于解决广州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搭建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市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布局智慧农业,如“广州农博士”平台、增城区5G智慧农业试验区、广东海大集团智能鱼苗培育系统、极飞科技的植保无人机等,在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智慧农业顶层设计缺失,缺乏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与统筹不足,各级各部门信息孤岛突出,基础设施薄弱;智慧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碎片化,农机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不足、市场对智慧农业缺乏认知等等,亟需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农村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
||
具体建议 |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其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导性、引领性和支撑性、内驱性的作用 智慧农业的本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这一改造过程将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流通模式、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业行业与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变革。上海等地的经验表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主要领导的重视至关重要,决定着智慧农业能否在顶层设计上破局、能否突破部门既有利益格局约束、能否形成政府和产业组织、农村农民的协同。 (二)制订智慧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 一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资源环境的差异性、农业种植养殖产业的差异性、各类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对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和广州发展智慧农业进行战略研究,明确发展目标、关键节点和重点任务安排。二要在阶段性任务安排上,注重政府层面任务与产业组织的任务、社会组织的任务协同推进,防止单枪匹马、单刀独进,势单力薄,陷入困境。三要发挥广州智能制造的优势,把农业智能装备制造作为广州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智能制造与智慧农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三)突出抓乡村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强化智慧农业的技术支撑 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信息基础设施“一张网”、农业农村大数据“一个库”的建设既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优先安排优先投入。 (四)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开展智慧农业建设的示范应用 顺应现代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趋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选择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的品类,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应用,打造智慧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五)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扶植“智慧农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由于现阶段智慧农业前期设备投入大、服务成本高,且短期内市场整体的接受度不高,难以获得预期经济效益,使得智慧农业的市场主体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发展智慧农业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议对实施智慧农业的主体在项目立项、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资金、资源整合力度,为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运作模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建设,扶持智慧农业主体。 (六)加强宣传与推广,输出“智慧农业”的成果 向全省、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宣传、推广智慧农业的发展成果,是我市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的应有之意。建议政府及时总结推广智慧农业建设先进经验、先进做法,讲好智慧农业故事,多渠道宣传推广智慧农业建设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展示智慧农业助农惠农的新成果,营造了解、支持、应用智慧农业技术的浓厚氛围,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关于发展智慧农业 为广州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提案
时间:2020-05-19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