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以大数据为支点推动广州外籍人员治理现代化的提案 | ||
提案者 | 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 | ||
情况分析 | 国家把大数据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智慧城市、智慧治理离不开大数据有效作用的发挥。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华南门户,是外籍人员的聚集地。外籍人员治理问题成为广州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建议引入大数据技术,依靠技术因素和技术力量,有针对性、有效益性、有导向性解决外籍人员治理乱、杂、散等各方面问题。 存在问题: (一)外籍人员的合法性问题 截止目前,广州共有外国各类使领馆64个。其中,亚洲国家22个、欧洲17个、美洲13个、非洲10个和大洋洲2个。外籍人员数量逐年攀升,2017、2018和2019年经广州各口岸出入境的外国人分别为290万人次和288万人次,296万人次和294万人次,295万人次和293万人次。其中非洲国家出入境人数分别为32.6万人次和32.3万人次,35.3万人次和34.8万人次,35.8万人次和35.1万人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外籍人员进出广州数量越来越大,院校学习、经济贸易、旅游观光等各种类型,对于非法入境者,则是一片盲区,治理体系尚未完善。 (二)外籍人员的居住性问题 外籍人员来穗呈现集聚性增长,基数越来越大的外籍人员的居住就成为一个难点问题。历史上呈现的是小聚居的模式,沙面即是如此,对于当前的广州而言,则越来越向着大杂居的方向发展。截止2019年12月25日,广州在住外籍人口共计86475人,其中人数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为韩国8048人、日本6128人、印度5776人、美国5268人和俄罗斯3458人。在中国做外贸生意的非洲籍人员,多居住与服装批发市场较近的地区,如三元里、龙洞街一带。韩国人、日本人则多任职于日韩跨国企业中,大杂居的形式与小聚居的状态并存。外国留学生,多数居住与就读学校或学校附近的小区。大杂居形式与小聚居的状态并存是外籍人员居住的基本状况。 (三)外籍人员的治安性问题 来穗外籍人员主要以从事商贸活动的自营者、具有某些企业技能和知识的个体,以及挂靠跨国公司或驻外机构的高端管理、技术人才这三类为主。从事商贸活动的常住外籍自营者跨国往返频繁,居留行为受商贸互动活动影响大;具有某些技能和知识的个体移民大多受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影响,居留时间不确定性强;而挂靠跨国公司或驻外机构的高端管理、技术人才大多根据公司的派遣时间,受公司派遣职务的变动影响大,居留时间1年到3年居多,但缺乏永久居留的意愿。因外籍人员和我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明显的不同,必然带来一些问题和隐患,值得关注和解决。 |
||
具体建议 | (一)大数据采集运用——对外籍人员大排查、掌握底数 通过多渠道采集外籍人员的数据,实施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和管控。海量数据是支撑外籍人员精准治理的基本骨架,决定了提升对外籍人员的治理效能,就必须拓展数据采集的多样化,丰富数据采集的多渠道,形成数据的“采集链”。 一是有针对性搜集大量关键数据。不仅包括外籍人员的入关数据,还包括他们的社会消费数据、社会交往数据、居住场所数据、居住场所数据、出入场所数据、职业样态数据等。二是有目的性量化个体相关数据。使用现有的数据采集设备、应用软件,利用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采集数据,探寻外籍人员现实生活状况和网络虚拟生活的碎片化“痕迹”,深入了解外籍人员、科学治理外籍人员。三是有计划性拓宽数据获取渠道。运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整合和运用外籍人员相关的数据,发挥网络的作用、运用网络的优势,挖掘网络的功效,改善外籍人员的数据分散化的状况,有目的、有目标和有指向将数据转化成为适合融合与挖掘的形式。 具体数据采集过程如图所示: 图1外籍人员大数据采集过程图 (二)大数据集成分析——外籍人员居住划片区、集中管控 对外籍人员实施划片区管控,纳入到相关街道和社区的管控范围,并街道和社区的责任和要求,对各式外籍人员均录入数据管理系统。大数据融入外籍人员治理,是技术优势与功能优势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一是整体性分析。建构一个样本化外籍人员大数据的分析模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数据分析、调节和反馈,对外籍人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准确呈现和灵活把控,在整体上和宏观上提供有价值、有效果、有针对的治理指向。二是差异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就是个性化的分析,是基于问题导向和微观视角所建构的一种个性化大数据的分析模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外籍人员个体,提供针对性强的治理分析。三是动态性分析。对特定外籍人员治理情况的变化动态分析,增强对外籍人员行为的预先判断,从而提高对外籍人员的精准治理。四是关联性分析。运用大数据关联性分析方法,着重掌握外籍人员精准治理的各要素之间关系,发现外籍人员治理隐含的内在规律。 具体分析图示如下: 图2外籍人员大数据分析流程图 (三)大数据综合保障——对外籍人员治安重常态,联防联控 对外籍人员集居区治安进行强化管理,对外籍人员违法犯罪、聚集滋事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驱逐出境。营造一个风险化规避、规范化运行和制度化保证的环境氛围,确保外籍人员大数据治理朝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一是严格规定数据的使用限度。充分把握大数据使用的“度”,既把握数据搜集的范围和数据挖掘的深度,又避免数据采集的失真、使用的失范和应用的失度所带来的信息滥用和隐私侵犯。二是逐步落实数据的运用规范。数据规范是一项法治化进程,更是一项严峻的法治化任务。规避和祛除外籍人员数据不正当运用所带来的副产品、负效应——信息安全和外籍人员的隐私问题,要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三是有效加强数据的统一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使外籍人员的大数据应用起来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兼具评估、反馈和调整功能的“数据源”、“数据流”和“数据链”,切实增强外籍人员精准治理的实效。 其外籍人员大数据综合治理示意图如下: 图3外籍人员大数据综合治理示意图 |
关于以大数据为支点推动广州外籍人员治理现代化的提案
时间:2021-01-26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