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加快建成全国电竞游戏强市的提案 | ||
提案者 | 潘瑞雄 | ||
情况分析 | 1.电竞游戏产业成长性好。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研究院《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电竞游戏市场收入2020年超过1365.57亿元,同比增长44.16%,电竞游戏用户规模达4.88亿人,同比上涨9.65%,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2.我市电竞游戏产业基础好:2020年度我省网络游戏营收2132.1亿元,比2019年增长21.5%,主要集中在深圳和我市。其中我市游戏营收为650亿元(电竞产业收入约136.6亿元),占全省的30.3%(电竞产业收入占11.4%),核心优势有: (1)从业者多,2020年我省游戏企业占全国游戏企业比重为35.3%,总数超过万家,居全国首位,其中我市游戏产业从业者数量居全国所有城市首位,占比达到24.4%。 (2)企业规模大,我市头部企业矩阵较多,2020全国游戏收入超百亿的企业共4家,其中我市2家:网易、三七互娱。 (3)有资本运作:截止2020年底,我省上市游戏企业共49家,其中深圳28家,我市12家,从成熟的资本运作角度来说我市落后于深圳。但2020年新增4家上市游戏企业中我市企业有2家:九尊数字互娱及新娱科,均为港股上市。 3.我市电竞产业需要补短板。2019年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发布《广州市促进电竞行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打造较完善的电竞产业生态圈,力争到2021年基本建成“全国电竞产业中心”。从目前看,仍须付出较大努力。一是企业数量有差距。在除去参保人数为零的企业后,我省电竞企业数量全国占比19.7%,排名第一。除去参保人数为零的企业后,我市占全省的36.3%,低于深圳的51.8%。二是影响力有待提升。全国知名电竞俱乐部上海占比超过四成,我市仅占3%。我市仅有一支拥有联赛席位的电子竞技战队:XQ战队,于2020年入驻TT语音。三是人才缺。电竞企业主营业务占比最高的是电竞游戏研发,但电竞赛事服务企业及人才缺口均比较大,而赛事服务是电竞产业发展的核心,电竞专业人才缺口也大,未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四是本土媒体弱。我市本土电竞直播及媒体平台位于全国第二梯队,远落后于北京、上海,需要加快本土媒体培育。五是专业场馆少。目前上海、深圳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电竞场馆与赛事举办机构展开了长期合作。我市电竞场馆数量居全国第5,但以常规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主,能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但不满足专业赛事需求。 |
||
具体建议 | 结合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工作,把电竞产业作为数字经济重要产业,抓住电竞市场方兴未艾的契机,建设全国电竞游戏产业强市。 1、完善扶持政策。制定《电竞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政策,把该产业纳入我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文件相关条款适用范围。对电竞俱乐部引入、原创游戏产品研发、电竞赛事举办、电竞企业经济贡献予以奖励,优化电竞产业发展生态、做强电竞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专业企业及人才集聚。 2、重点发展赛事服务类企业,提升我市电竞产业综合竞争力。通过政策吸引全国性大型赛事企业落地,资源及资金支持本土赛事服务企业发展,鼓励我市体育赛事方面的企业拓展电竞赛事业务。 3、优化本地直播平台赛事转播:加强赛事直播人才专业能力的培训,提升赛事转播内容的质量;鼓励本土主流媒体/电视台与电竞企业合作,提升电子竞技产业的曝光力度,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用户群。 4、加强电竞人才培养。完善校园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市内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引导加强教育配套、教材编写、教学人员培养及设施建设。重点参照产教融合模式,设立产业研究中心、教研融合基地等教育培训机构。推动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全面发展,着重培育赛事服务类、俱乐部职能等相关人才。 5、加强专业电竞场馆建设。投入建设专业且具备大型国际赛事承接能力的电子竞技场馆,并与赛事举办机构及本地电子竞技俱乐部展开合作,推动我市本地俱乐部主客场制度的实施。 |
关于加快建成全国电竞游戏强市的提案
时间:2021-01-26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