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网站
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当前位置: 政协首页 > 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媒体报道>《南方都市报APP》:林惠斌:建议广州针...
《南方都市报APP》:林惠斌:建议广州针对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发布时间:2022-01-26

  从天河区政协到广州市政协,即便有了十年的区两会参政经验。在广州市两会前,广州市政协委员、天河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依旧显得稍有些紧张。“感觉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前对天河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上升到全市,有的工作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去研究了解,才能做出好的提案,更好地服务广州。” 

  作为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的发起人,2017年时,还是天河区政协委员的林惠斌和几位港澳籍委员递交了一份提案,就创建青年之家展开论述,为想要来内地创业的港澳年轻人创建一个资讯共享的交流平台。为港澳青年提供帮助,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找到家的感觉。随着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四年时间里共吸引了约200家企业落户广州,接待人数超过12000人。 

  在今年的广州市两会上,林惠斌再次聚焦青年工作,在港澳青年就业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进一步着眼“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为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 

  谈履职工作: 

  会前有点紧张,也更深感工作的重要性 

  和林惠斌联系上时,他正忙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来到广州市政协,觉得自己就是‘新丁’。平台高度上升了,对委员的要求也高了很多。”他透露,会前还特地向一些有经验的政协委员请教。 

  怀着几份紧张感,林惠斌开启了他的广州市两会时间。 

  “在政协开幕会议后,广州市政协组织了港澳委员座谈会。交流过程中,让自己的心定了很多,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未来参政议政的工作方向,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 

  座谈会上指出,港澳政协委员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宣传员、引导员,大力宣介广州发展优势、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引导更多港澳企业和青年来穗创新创业,更好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林惠斌坦言,“广州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在这里依旧有我不熟悉的地方,未来还要继续努力做足功课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州。” 

  聚焦两会 

  谈青年工作: 

  广州产业基础好,建议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自2019年以来,为了进一步鼓励港澳青年来穗发展,广州出台了《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简称“五乐计划”)通过“乐游广州”“乐学广州”“乐业广州”“乐创广州”“乐居广州”5项内容发布了15条措施。作为港澳青年来穗创业的引路人之一,林惠斌发现,政策的倾斜及广阔发展空间吸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到内地湾区城市发展。但也存在了不少问题,例如有意向到内地就业发展或初到内地的港澳青年往往因为陌生感而缺乏落户信心,或缺少相关资源渠道导致求职无门。 

  林惠斌表示,广州在政策支持下成立了创新创业基地超过45个,较好地落实政府创业相关政策。但如何让港澳青年走进来并留下来?成了困扰港澳青年双创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成了港澳青年之家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们希望进一步优化并提升服务内容,做到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他认为,现阶段广州的双创基地数量多,面临着同质化程度高,服务水平不一的问题。基地需要有一套统一标准规范化,以便港人创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做出选择。 

  采访过程中,林惠斌透露,“有意愿有能力来穗创业的港澳青年仅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来穗发展的港澳青年更需要就业发展支持。”而这也将成为了他参政议政的聚焦点。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6月至10月)显示,香港15-39岁青年失业率高达9.8%,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香港经济收缩,劳工市场恶化,青年就业问题已日益突出。 

  在林惠斌看来,带动就业也将更好地在港澳青年圈内起到示范性作用。“疫情发生后,带给了港澳青年更多思考,以澳门青年为例,过去可能从未想过会因为疫情让当地的博彩生意一落千丈,也接连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失业后才更加深刻意识到走出去的问题。” 

  林惠斌表示,在没有人引领的情况下,港澳青年们举棋不定。他认为广州有完整的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以第三产业和商贸业作为主打,进一步引入香港人才。“这不仅仅是香港青年所需要的,广州提出要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香港青年具有国际化事业,也能更好地为广州发展作贡献。” 

  在林惠斌看来,未来在鼓励港澳青年就业方面,应该结合广州各区的产业优势,例如高端服务业,可以与香港地区接轨,有针对性地向有能力的港澳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广州,融入湾区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郑雨楠实习生丘柔何绮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雨楠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