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2022年,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团中央等1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在全国部署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我市入选全国45个试点城市之一。团市委围绕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激发青年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等,开展专题调研,从建设1个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南沙)、优化青年友好发展环境、打造青年有为奋斗舞台等三部分共12项举措,对推进广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出工作建议。
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指扎实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团市委立足青年视角,深入开展调研并广泛征求青年群众意见,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和工作设想。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研调查情况
一是召开专家座谈会。组织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科院、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等高校、社科机构近20名专家学者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征求意见建议。专家一致认为,广州是一座开放包容务实且具有浓厚烟火味的城市,应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主动融入广州高质量发展全局,结合广州当代青年人口结构及发展特征的变化趋势,可以从青年友好、青年创新和青年开放三个方面来系统构建青年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面向青年的公共服务政策供给。二是开展专题调研。立足当前青年成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中山大学等高校学者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展3项专题调研:聚焦青年对住房、就业、婚恋等“急难愁盼”现实问题,开展青年友好型城市专题调研,重点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角度,打造青年友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围绕激发青年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开展青年创新型城市专题调研,积极为青年实现抱负与价值赋能;关注青年国际交流交往需要,开展青年开放型城市专题调研,推动在青年“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循环中,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蓄城市发展后劲。同时,针对广州青年人口、高技能人才、海归青年的发展状况,开展一系列横向课题研究,为丰富青年发展公共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开展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调查。通过组织化发动、新媒体推送、移动端定向发送等方式,组织动员近10万名18~35周岁在广州工作、学习、生活的青年开展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青年对就业创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软实力、社会参与方面存在较大需求和期待的情况,从制度设计、市场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丰富青年发展政策举措。
二、具体工作举措建议
为推动青年发展与广州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良性互动,不断提升青年在广州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励广州青年在坚定不移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书写光辉篇章,拟建议从3个方面建设1个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南沙)、优化4个方面的青年友好发展环境、打造5个方面的青年有为奋斗舞台等三部分共12项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广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一)建设1个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南沙)
把握《南沙方案》出台重大契机,从“协同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升港澳青年实习就业保障水平,加强粤港澳青少年合作交流”三方面在全国首创打造一个以粤港澳青年共融共创为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并推动纳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实施方案》重大事项清单,推动青年工作体制机制在南沙创新探索,促进穗港澳青年融合发展不断走深走实,积极建设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二)优化城市对青年更友好的发展环境
重点从优化青年全面成才发展的教育环境、优化青年职业成长发展的就业环境、优化青年扎根广州发展的宜居环境、优化青年身心均衡发展的健康环境等4个方面加强青年民生保障,强调普惠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青年发展基本需求,打造青年友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三)打造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奋斗舞台
重点从组织动员青年积极投身“双创”热潮、组织动员青年奋勇建功经济建设主战场、组织动员青年助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组织动员青年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伟业、组织动员青年广泛参与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等5个方面加强城市赋能青年创新创造,为青年实现抱负与价值提供广阔空间,为青年担当进取建功立业为城市注入活力。
三、工作想法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在南沙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在国情教育、穗港澳青年研学交流、中华传统文化推广、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等方面推动青年工作体制机制在南沙创新探索,促进穗港澳青年融合发展不断走深走实,积极建设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二)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加快推动全国第一部关于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并惠及港澳青年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出台,为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推动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助力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落地。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后备人才”。
(三)探索青年参与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模式
继续探索团员青年下沉居住地报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式,着力建立以党员、团员为骨干,形成党建引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急转换的基层治理“1+1+N”(即党员+团员+各方力量)工作力量参与机制,发挥团员青年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格局中生力军作用。
下一步,建议重点从四方面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依托广州市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共青团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试点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协调推动中青报、南方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策划开展广州青年发展型城市系列报道。联动市属国企结合企业形象宣传片、专题时空对话宣传片等,推出青年发展型城市系列宣传片。协调推动在广州塔、城市户外广告大屏上推出“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公益宣传标语,积极营造“广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广州更有为”的城市环境氛围。三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争取邀请上级有关领导到广州南沙调研指导特色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并在全国、全省层面宣传推广广州特色亮点,并争取推动国家、省层面有关政策、项目在广州落地。整合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职能部门资源,借鉴其他试点城市的先进做法,争取推动出台更多涉及青年发展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增强政策服务实效。聚焦我市青年群体对住房、就业、婚恋、子女养育等方面的政策期待,增强政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青年的效能,努力实现青年发展和广州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