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网站
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当前位置: 政协首页 > 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媒体报道>《南方+客户端》:民营经济跑出加速度 ...
《南方+客户端》:民营经济跑出加速度 自主创新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1-16

  每年广州经济的最强号角,从"两会"上发出。壮大民营经济的号角,在今年的广州"两会"来得更有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呈现新趋势、新气象。 

  透过今年的两会,不难发现,自主创新成了民营企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热议话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泰松在他的建议中就提到,要强化科技创新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他表示,要充分整合广州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科技赋能民营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加大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并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向着高、精、尖的‘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丘育华带来了关于"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他表示,广州应利用自身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用好高端数控设备进口及工业软件研发""重视人才作用,深化政、产、学融合""用好暖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达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创新是实业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必须是突破核心技术的创新。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常委,广州华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翰新看来,目前,广州民营制造业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多而不强、泛而不优"的问题比较明显。 

  为此,他提出了推动广州民营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冯翰新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激励、示范支持和培育赋能,解决民营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 

  只有创新的实业、立于产业链技术高端的实业,才能为民富国强汇聚更大力量。 

  去年8月,广州印发实施《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20条措施,聚焦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壮大民营经济的关键一招。 

  "信心远比黄金重要,广州市工商联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家除了需要得到具体的政策支持,也很渴望得到党委、政府更有温度、更加鲜明的关心鼓励,以及社会层面更加广泛的理解尊重。"此次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主席、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耀铭带来了关于将11月1日设为"民营企业家日"的建议。 

  他表示,将11月1日设为"民营企业家日",可联动"民营企业家日"开展系列相关活动,这对于营造支持民营经济的氛围很有帮助。 

  "广州是千年商都,民营经济发达,如果以设立‘民营企业家日’为抓手或突破口,整合一系列相关提升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地位和解决难题的活动和资源,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广州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梁耀铭说。 

  优秀民营企业责任在肩。广州的民营企业以"产"为灵魂,以"用"为导向,将把企业打造为坚实进取的创新主体,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两会声音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主席、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耀铭: 

  广州是传统工业大市也是碳排放大市,全市单位GDP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民营制造业领域碳排放占比较高。近年来,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碳减排,减少气候风险。 

  为此,我建议积极研判影响,着眼进行总体性谋划和前瞻性布局,在融入国际经贸规则中争取主动,进一步增创民营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具体包括加强研判帮促,着力提升民营制造业企业应对碳关税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夯实产业基底,合力推进民营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还可以主动对标接轨,聚焦完善碳足迹评价体系率先发力,并以服务实体为本,推动碳期货试点。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常委、广东宏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张莹: 

  为广大民企做好法治保障,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认为,要加强完善相关监督和投诉机制,分清管理权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加强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及优化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积极培育、监督、保护、补充市场,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才能有效依法按规律办事,以正确的策略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维护稳定的发展条件,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常委、自由鸟金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嘉达: 

  当前,很多本地企业由于信用评级低或无评级、抵质押资产少或无抵押资产、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原因,很难从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作为大型金融机构有益补充和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正规小额贷款公司,对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对此,我建议要解决小贷公司发展难题,首先是进行正面宣传,促进社会民众正确认识小贷公司;同时,完善融资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相关部门完善小贷公司融资政策,如鼓励银行向优秀小贷公司(A级以上评级)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有,培育行业龙头,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小贷公司,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更多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入。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执委、广东博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兴: 

  当下,广州地区实验室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些实验室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部分仪器设备闲置浪费、实验室分布不均衡、产业研发配套欠缺、实验室运营配套不完善、科研与产业融合不足等突出问题。 

  为此,我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广州"共享实验室"平台,以及完善"共享实验室"共享机制,打造线上化的科研基础设施平台。 

  同时,还应着眼服务,强化"共享实验室"科研与产业融合解决方案。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执委、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刘红丽: 

  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随着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融资需求存在缺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认为,民营企业应改变自身的发展缺陷。首先,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公司治理,运作机制,经营等方面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其次,健全和完善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政策体系。重要的是,要建立多样化的融资制度,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南方+记者 钟晓宇 

  图片由广州市工商联提供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