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生成式人工智能(AI)领域的讨论成为焦点。委员们提出多项建议,旨在推动广州市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市政协委员谢勇:
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模型之都
"未来5~10年,制造业、文创、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社会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场景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业项目相结合,在AI通用大模型基础上,通过增强特定领域的知识数据分析和针对特定任务的训练微调,高效研发出针对垂直领域提供全面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专有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将全面提升整体经济的数智化程度,从而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和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常委、中科科创首席执行官谢勇提出了一项具有远见的提案,旨在将广州市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模型之都。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案中建议采取多方面措施。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引导作用:整合资源,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和创新。二是激活数据要素和利用国企载体空间: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推动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政府出台更多激励措施,吸引私人和企业资本投资AI项目,尤其是在研发和应用层面。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五是建设AI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研发、试验和应用的环境,吸引更多AI企业和项目落户广州。
谢勇在提案中进一步强调了构建开放和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学术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以促进AI技术的交流和技术转移。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和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加速AI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市政协委员高洪昭:
促进AIGC领域的社会人才资格认定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殷勤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委员会委员高洪昭提出了一项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简称AIGC)领域的社会人才资格认定的提案。
"随着AIGC图像内容生成的飞跃发展,图像内容生成的量化标准、意识形态把控、版权配套服务等新问题陆续受到社会关注,需要从业资格予以规范,应当得到体系化的指导,以守住安全底线、道德底线。"高洪昭表示,当前社会层面对于AIGC领域的社会人才从业资格认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认证机构和认证体系不完善、认证过程缺乏透明度等。
为解决这些挑战,提案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制定统一的从业资格认证标准。建议制定包括AIGC技术理论、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在内的全面考核内容,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完善认证机构建设。提案强调提高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确保认证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三是透明化认证过程。提案建议建立公开的认证流程,包括申请、审核、考试和评估等环节,提高认证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提案还建议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AIGC领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多机会给予有志于此领域的人才。高洪昭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资格认定机制,可以为AIGC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激励更多人才进入这一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进步。
信息时报2024年1月16日A05版